國內首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正式量產,未來全球產能分析 |
文章轉自: 顯示世界 京東方首次公開展示的柔性顯示面板 10月26日上午,BOE(京東方)宣布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正式量產,并向華為、OPPO、vivo、小米、中興、努比亞等十余家客戶交付了AMOLED柔性顯示屏。
作為新型半導體顯示技術之一,柔性AMOLED顯示屏以塑料基板代替了傳統(tǒng)的玻璃基板,并采用可主動發(fā)光的有機材料以及柔性封裝技術,顛覆了原有剛性的顯示產品形態(tài),可實現彎曲、折疊等多樣產品形態(tài)。 BOE(京東方)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是中國首條全柔性AMOLED生產線,也是全球第二條已量產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。該生產線投資465億元,于2015年5月開工建設,2017年5月投產,并于10月26日提前量產。設計產能為每月4.8萬片玻璃基板(玻璃基板尺寸為1850mm×1500mm)。主要生產應用于移動終端產品及新型可穿戴智能設備等。 京東方首席執(zhí)行官陳炎順表示,BOE(京東方)一直重視柔性顯示等前瞻性技術的研發(fā),早在2002年就開始了對OLED新型顯示的研究,到2017年上半年擁有OLED相關專利數量已超過1.6萬件。在AMOLED產品創(chuàng)新方面,BOE(京東方)推出了可實現“S”形彎折的5.5英寸WQHD柔性OLED顯示屏;獲2017CITE創(chuàng)新產品與應用金獎的7.8英寸柔性可折疊顯示屏;可實現半徑5mm的對折折疊,將手機和平板電腦合二為一的7.56英寸QHD柔性AMOLED顯示屏等多款柔性顯示產品。此外,BOE(京東方)還推出顯示屏占比達95%以上的5.5英寸FHD全屏OLED顯示屏,全球首創(chuàng)的1.53英寸內嵌式觸控OLED顯示屏。BOE(京東方)在聚焦中小尺寸柔性產品研發(fā)的同時,還關注電視、電腦等大尺寸產品動向。在大尺寸方面,BOE(京東方)在合肥布局了一條大尺寸電致有機發(fā)光顯示器(AMOLED)先導線,并于去年和創(chuàng)維等聯(lián)合發(fā)布了第一臺國產OLED電視。 陳炎順指出,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順利量產,將大幅提升BOE(京東方)在高性能手機、移動顯示屏等產品的綜合競爭力,滿足市場對中小尺寸高性能顯示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,對中國OLED產業(yè)和全球柔性顯示產業(yè)加速發(fā)展具有劃時代意義。 另據了解,京東方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,也將于2019年建成投產。 市場分析: IHS Markit發(fā)布的最新《顯示器供應需求和設備跟蹤報告》顯示,到2022年,RGB OLED面板的產能將從2017年的890萬平方米增至3190萬平方米,同時WOLED面板的產能也將從2017年的300萬平米增至2022年的1820萬平米。 兩位市場領導者——三星顯示器和樂金顯示器——采用了兩種不同的發(fā)展路徑:三星專注于面向移動設備的RGB OLED面板,樂金則專注于面向電視的WOLED領域。為應對在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領域,液晶顯示屏(LCD)逐步被RGB OLED取代的趨勢,特別是OLED面板全屏以及柔性的特性,樂金顯示器已經于2017年開始生產RGB OLED面板。同時,中國面板制造商,包括京東方(BOE)、華星(ChinaStar)、天馬(Tianma)、維信諾(Visionox)、和輝光電(EverDisplay)、信利(Truly)、柔宇(Royole)都在針對移動市場積極擴張RGB OLED面板產能。
“建造一座每月產能達到9萬基板的6代柔性OLED工廠需投資超過115億美元,遠遠大于建造同樣產能的10.5 TFT LCD工廠所需的投資?!盜HS Markit顯示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表示?!按笈可a柔性OLED面板的學習曲線成本同樣非常高。與AMOLED面板相關聯(lián)的財務和技術風險阻礙了日本和臺灣的制造商大舉進入該市場,” 謝勤益說道。“換言之,AMOLED的產能擴張,無論是RGB OLED還是WOLED,將僅僅體現在中國和韓國?!?
三星顯示器將仍然是智能手機RGB OLED面板的主要供應商。IHS Markit表示,三星顯示公司RGB OLED面板產能將從2017年的770萬平方米增至2022年的1660萬平方米。盡管許多中國面板制造商正在建造新的RGB OLED工廠,但其產能將遠遠低于三星顯示器。鑒于兩者生產能力的差距,他們將針對不同的客戶:三星顯示器將主要針對兩個主要客戶——三星電子(Galaxy系列)和蘋果(iPhone系列),而中國制造商將瞄準規(guī)模相對較小的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。包括華為、小米、Vivo、Oppo、魅族、聯(lián)想和中興、以及白牌制造商。
據估計,到2022年,韓國面板制造商在全球AMOLED產能中所占的比重將從2017年的93%下降至71%。中國制造商(京東方,華星(ChinaStar)、天馬(Tianma)、維信諾(Visionox)、和輝光電(EverDisplay)、柔宇(Royole))的市場份額則將從2017年的5%增至2022年的26%。 在手機等小尺寸顯示領域,AMOLED顯示屏因具備柔性輕薄、顏色亮麗、響應迅速等優(yōu)點,被公認為下一代顯示技術。各大手機品牌紛紛推出搭載OLED屏幕的高端產品。集邦咨詢光電研究中心(WitsView)分析近期面板產業(yè)趨勢,在小尺寸面板市場首要關注的就是OLED對液晶份額的蠶食鯨吞,其中最近剛發(fā)表的iPhone X系列產品將是OLED比重攀高的最大功臣,預估OLED在整體智能手機的搭載率,將從2017年的28%穩(wěn)健成長至2018年的33%。
根據群智咨詢(Sigmaintell)的數據,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對柔性AMOLED面板的需求接近3億片,2022年將超過7億片,未來市場前景廣闊。BOE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產線總投資額465億元人民幣,設計產能每月4.8萬片玻璃基板。該條產線規(guī)劃的產品主要面向中高端柔性顯示市場,建設過程中選用業(yè)內最優(yōu)良的設備,包括量產技術最為成熟的日本Canon Tokki的蒸鍍機。該產線的量產是中國面板企業(yè)在全球先進顯示制造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。
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國和消費國,但柔性AMOLED顯示產品之前一直被韓國企業(yè)所壟斷,群智咨詢(Sigmaintell)數據顯示,2016年三星供應了全球超過98%的柔性AMOLED面板,這種局面制約了我國手機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BOE柔性AMOLED產品的問世將有望打破這種局面,重塑柔性顯示面板供應格局。根據群智咨詢(Sigmaintell)的預測,2018年BOE產品在柔性AMOLED面板市場的占有率約為6%,2020年將達到13%,有望超過LGD成為全球第二大柔性AMOLED面板生產商。
|